新联合发展研究院
首页> 新闻中心 >2023 >从两会议案看职业教育前景:21世纪教育紧跟行业风向,进入高速发展期
从两会议案看职业教育前景:21世纪教育紧跟行业风向,进入高速发展期
发布时间:2023-03-08 14:51:14 来源:资本市场部 点击数:10878

从春天出发,向未来起航,备受瞩目的全国两会如期举行。和往年一样,职业教育话题依旧是会议关注的焦点。如何为职业教育发展“谋出路”,实现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适合当下中国产业结构转型所需的技能型“人才”,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建立校企合作平台,构建产教融合生态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也是职业教育最突出的办学优势,大有作为。”

——全国人大代表武志永


首先,政府要加快制定促进校企合作的详细方案,明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权、责、利;持续健全校企合作协同及监督管理机制,规范职业教学过程中的标准、内容和考核办法,明确校企分工。最重要的是要将职业教育与行业进步、产业转型、区域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建立一个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鼓励各行业、各企业全面参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共建一批现代产业学院、现场工程师学院。要因产办学、因企施教,形成多主体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才能共同促进教师提升、学生成长、员工与企业发展。


深化产教融合的关键在于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发展的动力源。21世纪教育旗下的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近年来始终致力于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在招生就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师队伍建设、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材开发、成果转化等各个教育教学环节都与相关企业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截至目前,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已建成校内实训中心55个,校外实训基地208个,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提升人才培养成效,为当地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和服务。


以高质量职业教育助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职业教育是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是职业教育最基本的职责和职能。
——政协委员詹秀花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加快,教育领域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职业教育越发受到大众关注。当前,我国技术、技能型劳动力存在供不应求的状况,到2025年重点领域技能人才缺口近3000万。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护理、康养等服务业,均面临技能人才紧缺情况。同时,近年来,中高职学校每年培养约1000万高素质技能技术人才,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突出贡献。

其中职业教育也同样作用于中国县域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能够适应地方经济结构的调整,通过专业设置切合区域需求来培养相应人才;另一方面,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适应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人对技术层次和类型的不同需求,为人们就业,转业,升级提供更多的机会。

同时,职业教育也是加速县域生产技术更新和经济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径。2022年,由于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21世纪教育集团在坚持以新职业教育为发展主线的战略指引下,旗下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新校区的破土动工,产教融合事业在石家庄高邑县这片土地上播下了萌芽的种子。学校与高邑县政府达成战略合作,政府提供教育用地与产教融合园区规划用地,以帮助21世纪教育建设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新校区,以及产业园区或产业科技园,并引入知名高新技术企业共同打造实训中心与科研院所,为产业的导入与落地提供先决条件。目前,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与高邑政府已经合作成立了数字经济产业学院等3个产业学院,通过校地深度融合,学校将联合高邑县政府,以教育产业为基础,撬动周边产业园区发展,进行多元化合作,打造以教促产、以产兴城,教产城一体化的中国产教融合示范县,发挥职业教育的最大职能助力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职业教育话题在两会上的热议,再次体现了国家对职业教育重要地位的肯定。现代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中重要构成部分,并是产业端大国博弈的重要支点。相信增强职业教育办学实力,继续推进产教融合将继续成为未来教育改革的重点。在下一个十年,职业教育有望迎来发展再提速,实现真正的“顶天立地”,推进中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