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天出发,向未来起航,备受瞩目的全国两会如期举行。和往年一样,职业教育话题依旧是会议关注的焦点。如何为职业教育发展“谋出路”,实现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适合当下中国产业结构转型所需的技能型“人才”,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建立校企合作平台,构建产教融合生态
首先,政府要加快制定促进校企合作的详细方案,明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权、责、利;持续健全校企合作协同及监督管理机制,规范职业教学过程中的标准、内容和考核办法,明确校企分工。最重要的是要将职业教育与行业进步、产业转型、区域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建立一个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鼓励各行业、各企业全面参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共建一批现代产业学院、现场工程师学院。要因产办学、因企施教,形成多主体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才能共同促进教师提升、学生成长、员工与企业发展。
深化产教融合的关键在于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发展的动力源。21世纪教育旗下的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近年来始终致力于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在招生就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师队伍建设、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材开发、成果转化等各个教育教学环节都与相关企业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截至目前,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已建成校内实训中心55个,校外实训基地208个,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提升人才培养成效,为当地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和服务。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加快,教育领域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职业教育越发受到大众关注。当前,我国技术、技能型劳动力存在供不应求的状况,到2025年重点领域技能人才缺口近3000万。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护理、康养等服务业,均面临技能人才紧缺情况。同时,近年来,中高职学校每年培养约1000万高素质技能技术人才,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