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联合发展研究院
首页>新闻中心
全部
  • 全部
  • 2025年
  • 2024年
  • 2023年
  • 2022年
  • 2021年
  • 2020年
  • 2019年
  • 2018年

21

Sep

2018

21世纪教育:新学年入读学生数达3.01万名,增长近60%

信息来源:蓝鲸教育

9月20日,21世纪教育发布公告称,旗下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以及八所幼儿园新学年入学总人数,由2017-2018学年的1.89万名上升至2018-2019学年的3.01万名,升幅约为59.15%。截至2018年6月30日,21世纪教育旗下共拥有15所学校,包含1所民办高校、6所新天际培训学校及8所新天际幼儿园,幼教是其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新天际幼儿园不仅为教师提供与课程体系、教学概念及理念相关的常规专业培训,还计划提供额外的培训课程以提高教师的研发能力,也会定期为家长无偿提供家长课堂。今年八月份,受司法部《民促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政策影响,港股教育集体重挫。针对此次政策影响,21世纪教育相关负责人表示:“客观讲,这一波政策对K12实体学校、高教连锁集团影响更大。我们的业务方向是幼儿园投资并购,这一块本来就是营利性的,也不存在土地出让金补缴等问题,所以目前来看我们不是很担心。”

23

Aug

2018

上市后首次业绩放榜,21世纪教育(01598)成色几何?

信息来源:智通财经

8月21日,21世纪教育(01598)公布了2018年中期业绩,期内收入1.016亿元,同比增长13.5%,毛利0.495亿元,同比增长13.8%,经调整纯利0.398亿元,同比增长20.6%,学生总人数为21682人,同比增长46.3%。该公司各项业绩指标基本实现了双位数增长。近期,港股民办教育上市公司受到民促法送审稿的影响,股价回调幅度较大,从送审稿发布日至今,在7个交易日里教育股指数最高跌幅达31%,不过近两日行业指数反弹幅度超过17%,抄底资金活跃。冷静下来分析,民促法送审稿对K9义务教育领域的上市公司影响较大,但对高等教育以及幼儿教育等板块影响较小,而21世纪教育并没有k9义务教育板块的业务,主要业务为幼儿教育和高等教育,因此影响是非常小的。而行业估值回落,给一些换仓及观望中的投资者提供了更好的投资机会。目前来看,21世纪教育PE为24倍,仅为教育行业板块估值的65%。内生增长与外延发展相得益彰内生式增长和外延式发展可以说是一家公司成长的两条重要路径。21世纪教育的内生增长和外延发展情况如何?首先看内生增长。内生增长是内部收入要素的成长,包括学费和学生数量,辅助的成长要素包括学校的师资力量、品牌效应等。智通财经APP观察到,21世纪教育的三大板块,包括高等教育、幼儿教育以及辅导教育,历年学费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在高等教育板块,以2017-2018学年较2014-2015学年学费底价和顶价增加的区间看,大专为500-2000元,中职教育为单一价、增加1000元,继续教育板块顶价没有变化,底价中仅有远程在线教育每期课程有所下滑,而在幼儿教育板块,每月学费增加区间为260-280元,年学费增加区间为3120-3360元。从学费增长的幅度看,高等教育之大专为10-25%,中职教育为33.3%,继续教育基本没变化,幼儿教育板块为14-36.1%。在非核心的辅导教育板块,费用也有增长,2017年的每辅导课时为90-230元,底价和顶价较2015年增加25-30元,增长幅度为15-38.5%。根据招股书的描述,该公司幼儿园及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的学费及辅导中心的学费相对低于中国顶级民办学校及同行课外辅导服务供应商所收取的平均学费。在新修订的《民促法》鼓励及支持自主管理,删除收费审批的规定,届时该公司在定价上将有非常灵活的自主权,可见,该公司的学费仍有很大的成长空间。说完学费,接下来就是学生数量了。智通财经APP了解到,排除掉特殊年份的学年(2014-2015学年),21世纪教育近三个学年的学生人数复合增长率达到31%,2018年上半年学生数量达到21682人,同比增长达46.3%,成长力旺盛。分解来看,近三个学年,幼儿教育板块学生人数复合增长率为5%,大专全日制学生人数复合增长率为21.3%,中职教育高达139.1%,继续教育达97%,高等教育板块为35%,各个板块学生数量增长稳健。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上半年学生人数和2017-2018学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继续教育学生人数增加了2492人。在平均收入上,2018年上半年,该公司高等教育及幼儿教育板块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大专平均收入实现增长9.3%,中专实现增长为5.6%,幼儿园教育实现增长为7.9%。因此,从数据上看,21世纪教育的核心要素成长较强,这也导致了该公司在内生增长上不断发力,当然,该公司师资力量雄厚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比如高等教育板块,表现为三年的大专学生就业率均超90%,幼儿教育板块,该公司推出幼师从业人员风险测评系统,规范并提高了从业质量。2018年,该公司高等教育板块启动“质量年”并正式着手引入新版国际标准ISO9001:2015,6月份,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迎来中国质量认证河北评审中心组织的专家认证审核。有调查显示,国内有近百所本科院校和30多所高职院校先后引入ISO 9001标准用于教学管理、实训管理、后勤管理等。这一体系的建立,是对该学院运用统一通用的国际标准带动学院质量管理的一次全面升级。在外延式发展方面,该公司瞄准了幼儿教育市场,根据上市募资用途,公司将用募集资金的40%用于收购并重塑第三方幼儿园品牌,未来将在幼教项目上并购投资,预计2018年增设3所,2019年增设10所新天际幼儿园。目前,21世纪教育拥有8所幼儿园。新修订版《民促法》对21世纪教育外延式发展影响较弱,该公司目前重点发展幼儿教育板块,未来可能会投资高等教育板块。这两个板块,目前受政策影响都较小,在收购方面,先营利转设再收购即可。此外,该公司前期调整了管理架构,总部迁至北京,同时大量储备园长资源,上文谈到该公司推出的幼师风险测评系统,规范及提高从业队伍质量,这些都是该公司顺利进行外延式发展的重要辅助力量。盈利能力逐步提高,值得关注从收入上看,21世纪教育过去三年的收入由1.47亿元增加至1.70亿元,复合增长率10.2%,毛利由5994万元增长至7638万元,复合增长率12.9%,净利润由2674万元上升至4504万元,复合增长率29.8%。2018年上半年,毛利率为48.7%,比2015年高8个百分点,净利率为39.2%,比2015年高21个百分点。一方面,21世纪教育具备成长能力,不仅仅是内生增长的稳健以及外延式扩张的带动,还包括其强劲的师资力量以及学校品质,另一方面,盈利能力逐步提高,特别是净利率,这是投资者很看重的一项指标,代表了未来可分配的回报。投资者担心新修订的《民促法》中,对投资收购规则的变动,需要进行营利转设才能收购,而对于高等教育而言,营利和非盈利在税收以及土地价格上表现是不一样的,港股高等教育公司基本都是将业务设定为非盈利,土地为划拨土地,价格一般便宜很多,将业务转变为营利性质后,将要补足土地出让差价。但对于21世纪教育来讲,土地已经是出让性质,因此不存在补差价的情况。此外,2018年上半年该公司账上现金高达4.21亿元,可用于发展扩张的现金流充裕,可为该公司下半年幼儿教育以及高等教育扩张提供充沛的子弹。从未来的盈利能力来看,21世纪教育仍有比同业更强的赚钱能力,主要为该公司业务要素的成长强劲,以及未来业绩受到新修订版的《民促法》影响最小。因此,21世纪教育颇具投资价值,值得投资者关注。

22

Aug

2018

21世纪教育2018年半年营收1.016亿,净收入达3980万元

信息来源:芥末堆看教育

21日晚间,21世纪教育(01598.HK)发布了2018年半年度未经审核财务报告,财报显示:报告期内,21世纪教育在2018上半年营收达1.016亿元,同比增长13.5%。经调整纯利达3980万元,同比增长20.6%。其中,学生总人数增幅较大,2017-2018学年学生总人数达21682人,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46.3%。学生人数和平均学费增长是营收增加主因报告期内,21世纪教育实现营业收入1.016亿元,较上年同期营收8950万元增长了13.5%,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学生就读人数总体上升,由上年14820人增长至21682人,增幅达46.3%;另一方面,21世纪教育的平均学费收入增加,高等教育板块收入达5806.2万元,辅导中心板块收入达2831.7万元,学前教育板块收入为1016.1万元。其中,高等教育和学前教育的学费单价同时增长7.9%。另外,21世纪教育的纯利达3980万元,同比增长20.6%,此次利润是经调整后所得,财报称将调整纯利定义为与公司经营无关的项目作出调整后的期间利润,主要是加入了上市开支1050万元这项内容。未来将以合并收购扩大业务规模21世纪教育主要将业务布局在学前教育、K12课后辅导、高等教育三个领域,通过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新天际辅导中心和新天际幼儿园三大板块开展业务。截至2018年6月30日,21世纪教育拥有15所学校,包括1所民办高校——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由11家新天际辅导中心组成的6所新天际培训学校及8所新天际幼儿园。报告也公布了21世纪教育未来的发展策略:围绕“内生增长+外延并购”扩大学校数量、学生规模、丰富客户群体。针对占营收近6成的高等教育业务,21世纪教育主要采取合并及收购实现高等教育选择或有升本潜力的专科,丰富学历层次,同时推出高端、定制化职业培训课程。学前教育选择以连锁机构为主,在进驻城市时快速占据寡头地位,预计到2019年底将以收购的方式增设13所幼儿园和8至10所课外辅导机构。就在今年8月10日,司法部发布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其中第十二条为:"实施集团化办学的,不得通过兼并收购、加盟连锁、协议控制等方式控制非营利性民办学校。"这条消息让不少教育行业的上市公司经历了股市波动。但21世纪教育的主营业务布局在高等教育和学前教育,避开了K9教育,受政策影响较小。报告称,未来21世纪教育作为大型民办教育服务提供商,除了在河北省及更大范围的一体化地区发展业务,还将目光投向海外,加强与海外教育机构的合作并建立海外业务。

30

Jul

2018

21世纪教育总裁刘占杰谈赴港上市的利与弊

信息来源:蓝鲸教育

近两年来,教育公司赴港上市的热潮一直未曾降温。自2018年开年起,这一阵“港股教育热”不减反增。2018年3-6月,先后有四家经营民办非学历制学校的教育类公司冲击港股。更有两家明星标的,选择同一天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若现已递交招股书的华图教育、宝宝树、沪江和卓越教育集团皆顺利上市,届时民办学校、职业教育、在线教育、母婴家庭服务平台、K12辅导等泛教育主要品类公司将“齐聚港股”。港股教育板块,为何会出现“海纳百川”的情况?若学历制/非学历制学校皆能成功登陆港股,又将对港股市场和A股市场造成何种影响?7月26日,蓝鲸教育“神仙会”第六期港股特别版——“蓝鲸教育·资本鲸雷会”举办,本次会议围绕“教育公司赴港上市热潮”这一主题。我们力邀21世纪教育总裁刘占杰、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高翔、招银国际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张鲲、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开能集团原合伙人/副总裁高国垒、民生教育执行董事左熠晨、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何周、普华永道合伙人莫斌、赛伯乐红杉投资合伙人程子婴、凯联资本风控合伙人魏宇强、清科集团投资总监何艳、21世纪教育投资总监武玲、昆吾产业投资有限公司项目总经理潘峰、华泰证券教育行业分析师王莎莎、皓天财经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旃馨等14位大咖汇聚一堂,从标的、投资、第三方机构等多重角度探讨未来教育公司赴港的发展方向与路径。以下是会议上半场演讲内容精要:演讲者:刘占杰 21世纪教育集团行政总裁21世纪教育集团5月29日刚刚完成挂牌,我觉得让我谈这个利弊的话题还有点早,我们还没有完全地感受到上市之后的利弊。但是在上市过程中还是有一些体会,可以给大家分享。上市后,公司发展就必须要解决一个问题——教育如何应对资本狂飙?教育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领域。但上市后资本的要求是快速增长。教育产业借助资本去发展,借助好了没问题,如果借助不好,就被资本绑架。A股这方面的例子比较明显,很多家公司业绩对赌失败,为什么会失败?一个原因在于教育本身不可能会完全按照资本的要求去发展。今年要求业绩增长30%,明年50%,后年60%。凭什么增长?如果没有规模扩张的话,凭什么获得这么高的增长率。我们的体量很小,挂完牌就不可能再按原来的方式做。但是具体怎么发展?比如说我们只去收购一两家幼儿园,能获得几百万的收入,算下来利润最高20%。以这样的形式发展,肯定不符合资本扩张的要求。于是我们给自己找了个标杆——培生教育集团。培生非常注重内容,而且它的内容是被家长们认可的。这其实是中国的国情,“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凡有选择的余地,家长还是会选择有优质内容的教育机构。所以我们还要坚持不断地做内容。包括研发和引进优质内容,同时我们对这些内容还要有标准化的设计和包装。另外,我们未来的生态布局,也不只是简单的物理扩张,例如再收购一个大学,一个辅导机构或一所幼儿园等等。尽管这种收购对于上市公司来讲是必要的。我们的布局,更多需要考虑的是如何保证利润率持续提升。目前我们的传统业务比较多,现在正在计划利用互联网技术把现有的客户串联起来,同时为将来扩张后的管理和应用提供必要支持。也就是说在做好优质的内容,同时做好生态布局。眼前做好实体教育,再利用技术赋能教育,然后再谈扩张。这样企业就会形成一个核心业务,形成一个教育生态圈。我将其定义成“优质化内容+标准化的输出”,“标准化管理+数据驱动”。这点上,好未来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说起上市后的利弊,我想肯定是利大,要不会这么多家企业排队上市。利体现在哪呢?第一,我们上市过程中,依靠各个中介的帮助开始重新认识和整理公司。对公司收入利润情况会有个全新的认识。目前有的举办者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最近我们看了一个项目,团队和能力基本可以,目前教学管理也特别好,但是会计师一看账,发现这个项目预收费好几千万,被大股东当收入拿跑了。那么这个项目风险就很大了。但很多当事人可能没有意识到,认为这个钱落袋为安,是自己的了。但在财务报表上看,这个钱再多,没有上课转化之前,只是负债。第二,企业开始获得一定的公信力。在上市过程中,首要的任务就是合规,这其实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上市前这一点一定要想清楚,是真想上市还是假想一下,如果真想的话,合规的这个痛苦过程是必须要承受的。但是痛苦过后,公司很有可能上一个台阶。因为公司的所有业务都是规范的,是可以跟大家分享的。从这一点来说,你就取得了社会的认可,你的合作伙伴、主管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对公司的认知肯定不一样了。第三点,随之而来的是资金成本降低。这点对于办学校的企业,利处更大一些。尽管我们现在看到这些上市公司利润高,但高利润的背后其实是十几年的积累。而且这些企业最初都很艰难,首先的问题就是贷不了款,银行因为办学性质不给借贷,所以前期举办者需要花诸多方式去获得办学资金。但上市后,资金成本降低,这些问题都将相对得到缓解。  第四点利好是优质内容引入的范围宽广了。这是我自己切身的体会,我们上午挂牌之后中午就有人加我微信,希望与我们合作。现在也越来越多的合作机构主动找上门。这也是上市之后的优势之一:原先只能接触到北京的、国内的一些教育资源,而在香港上市以后,国内外的优质资源都能很方便地接触到、引入,并且可以结合自身实现转化和落地。第五点,从我们实际经营上的影响来看,上市其实是有利于业绩发展的。对于客户来说,一家上市公司相对来说是比较合规范的,也比较注意维护自己的形象,所以很多问题解决起来也比较快。弊的地方也是有的,第一点就是上市需要花大量的费用和合规过程中与主管部门沟通的时间成本。在决定是否上市前,举办者、投资人需要认真考虑。第二点,作为一家上市公司,需要对公司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负责任。不当言行、超出规定动作都是有人监督的。第三个点,作为上市公司所有的信息都需要公开,很多商业行为都要公告。因此,一些所谓的商业秘密可能就不再是秘密了,公司运作是透明的。这一点,想要上市的公司决策者要想清楚。第四,即使成功上市了,但上市后还是需要持续地保持规范。包括财务数据合规性,用工合规性,以及业务拓展本身的合规性。上市前有些东西可能还可以私下规避,但是上市之后,就必须严格按照各种规定来办。